当前位置: 首页  >  最新资讯   >  研究进展
易栓症研究与临床:准确评估高危人群成关键

易栓症首先于1965年Egberg教授在报道一个家族性抗凝血酶缺陷症时提出,意为血栓形成的倾向性增高,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遗传性抗凝功能缺陷的代名词。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,易栓症的概念逐步扩展为由于凝血因子、抗凝因素、纤溶蛋白等遗传性或获得性缺陷而容易发生血栓栓塞的疾病或状态。

ESC专家共识:冠心病和/或房颤患者发生出血后如何抗栓?

欧洲心脏病学会(ESC)血栓工作组公布了CAD患者和/或房颤患者出血后抗栓管理共识,包括停用哪些药物、开始使用哪些药物及应用的时机。

JAMA:谨慎决策三联抗栓?

三联抗栓治疗(TOAT)是指同时服用阿司匹林、P2Y12抑制剂和抗凝药。许多行PCI的患者也有抗凝指征,需要同时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及抗凝药,即TOAT。近日,美国纽长老会医院Shayan Nabavi Nouri教授和Brian Block教授在《美国医学会杂志》(JAMA)发表了一篇述评,从一个病例开始,探讨了TOAT的临床获益与风险。